亲密关系里的隐形杀手——精神虐待
原创 瑞之安 瑞因牧心
2024年07月14日 22:36 贵州


人们说:家暴只能零容忍,这种家暴通常指的是身上受到的伤害,但是除了视线直接可见的伤害,还有一种无形的看不见的伤害,将会给人带来长久的创伤。

对比身体受虐,精神上的虐待很难识别出来,被发现。

在心理学中,心理虐待是指使用长期的精神暴力、情绪暴力,通过羞辱、中伤等方式,让自我的精神和心灵造成严重伤害的一种行为。

不要小瞧心理虐待的伤害,虽然它不像拳打脚踢那样会留下身体上的伤疤,但可以令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伤痕累累。

它对一个人的精神摧残往往是毁灭性的,它可以让一个原本身心健康的人厌恶自己、厌弃世界乃至对人生绝望,却还不自知。

身体上受到施虐者的虐待不会让被虐者讨厌自己,但是心理上的虐待会让一个人厌恶憎恨自己,精神虐待不仅仅存在他人的行为中,也存在自我精神虐待。

那么,如何识别精神虐待?

在有精神虐待的亲密关系里,施虐者为了牢牢地掌控受虐者,抓住亲密关系中的主动权,施虐者常常会制造一种沟通的假象。

比如他们常常会用“你想多了”、“我没有针对你”、“我就是心情不好”、“你不要小题大做”、“我们在讨论根本不存在的问题,”等等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进行狡辩。
为了让受虐者不会意识到自己是个受害者的过程,施虐者往往会对双方的交流有意识的设置更多的障碍。
施虐者会将两人的交流沟通经过粉饰隐藏,通过非语言的方式或暗示传达,给受虐者造成痛苦,他们通常的惯用手段如下:
拒绝直接沟通:不搭理你,或者干脆直接拒绝认可你说的事实。

冷漠:使用冷漠、单调的语气

谎言:对事实进行歪曲

讽刺、嘲笑、轻蔑:在任何私人或者公共的场合,挖苦、取笑对方无伤大雅甚至比较私密的弱点。有时施虐者还会主动为受虐者创造弱点。例如,丈夫会挖苦妻子的样貌,但是很有可能妻子在常人眼中都是一位非常貌美的女性。

言行不一:施虐者在做出在受虐者看来有伤害意味的事情后,立马说明并没有针对受虐者的意思;用力关门、乱砸东西让对方感到紧张和敌意后,否认是故意的。施虐者以混淆视听和制造不安为目的,使受虐者陷入矛盾的情绪和感觉

否定人格:强调对方毫无价值

强势表现:在亲密关系中提出不合理的带有侮辱性的要求,滥用作为伴侣的“权力”


这种施虐的破事儿,爱因斯坦就干过。他曾经因为受不了妻子米列娃·玛丽克(Mileva Maric),又不想主动提分手,直接定下几条严苛而侮辱人的共同生活规范:
A. 你应该负责:

  1. 我的内衣裤和床单要整整齐齐。
  2. 准备我在办公室吃的一日三餐。
  3. 我的卧室和办公室永保整洁,我的办公桌除了我谁也不能碰。

B. 你断绝与我的一切个人关系,除了为保持表面和乐所必要者。
你尤其不可要求:

  1. 我在家里陪你同坐
  2. 我与你去旅游

C. 你要明确保证以下规定:

  1. 勿期待我的爱,也勿因此责怪我。
  2. 我对你说话时要立即回答我。
  3. 在我要求时,你要立马离开我的房间和办公室,不可抗议。
  4. 你保证不在孩子面前以言行诋毁我。
    这是直接的精神虐待,而后者却开始自我虐待。

那么,为什么糟糕的是对方,你却在虐待自己?
因为你一直长期的对自己持有负面倾向的评价。

韦伯斯特词典里关于自虐(self-abuse)的第一个解释,就是过度的自我批评。
对自己持负面倾向的评价,对心理健康伤害很大可能会使你长期处于慢性悲伤情绪的风险的之中,增加抑郁症的风险。

在生活中常见的自我精神虐待发生在很多的场合,比如你经常超负荷工作,让已经很忙的一天更忙,为自己花钱的时候会愧疚(但为自己爱的人花钱就不会),不允许自己享受闲暇。

总之,你很擅长使用和管理自己,但不太会对自己好。

允许自己处在一段糟糕的亲密关系中,并说服自己无法离开,不断地从一种虐待关系跳到另一种虐待关系,选择不友善和消极的伴侣,或者在感到被伤害的情况下,依然说服自己无法离开。

拒绝、压制或忽视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我不知道我的感受是什么”
“我觉得不太高兴,但好像也不是什么大事吧”
“每次感觉痛苦时,我就得赶紧做些什么来转移一下,总之,不想去面对”
“我太负能量了,不能让别人知道,没人会喜欢负能量的人”
如果你在生活里有这些感受,那么很可能你也在进行一种自我虐待–拒绝、压制或忽视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这种现象其实非常普遍,很大一部分原因和我们的社会文化有关,不太鼓励人们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

过度的“上进心”

在我们的社会语境中,上进心是一个褒义词,很多人会以有上进心标榜自己,还会内化到择偶要求中(比如很多人会吐槽自己的伴侣不够有上进心)

拥有现实的目标并以自我同情的方式追求目标是一种健康的追求,意味着我想要激励自己成长,但我大体对自己是满意和接纳的。

而过度的上进心则是因为真实的我是糟糕的我无法接受,所以我要让他变得更快更高更强如果做不到,就证实了我的糟糕。

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出发点,一个出于爱自己一个出于恨自己。

因此过度的上进心却容易变成自虐,因为这意味着对自己抱有不切实际(或者持续不断)的高期望无论你做了多少和取得了什么成就,都不会觉得自己值得,很难对自己满意如何善待自己。

自我虐待的根源往往是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我们可能经历过一些创伤,并认为那是自己的错。

所以习惯了用不太友善的方式对待自己,缺乏自我同情。因此,我们需要与自己培养一种充满爱的关系–可以先从练习「自我同情」开始。

心理学家Kristen Neff专门研究「自我同情」并提出了三种主要方式:善待自己、普遍人性和正念。

善待自己意味着像对待你爱的人那样,在我们失败或犯错时理解和温暖自己。

共同的人性是:我们能够认识到痛苦和挫折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正常生活的一部分(我没有什么特别,因此也不需要特别的苛责)。

善待自己意味着像对待你爱的人那样,在我们失败或犯错时理解和温暖自己。

正念,就是以一种非评判的方式观察我们的情绪和思想(只是观察,不下结论,也不去认同)。